湖北錫酸鈉廠家的錫酸鈉與傳統堿解法生產的錫酸鈉通過電鍍驗證的方式進行了質量對比,從而考察氧壓合成法生產工藝能否取代傳統的堿解法生產工藝。實驗結果表明,氧壓合成法生產的錫酸鈉所得錫鍍層,在色澤、晶粒大小、可焊性、耐腐蝕性及表面粗糙度均優于堿解法生產的錫酸鈉,可在實際生產中應用。
湖北錫酸鈉廠家用低品位錫礦制備錫酸鈉浸出率有多少?低品位錫礦(含錫20%~30%)直接制取錫酸鈉的工藝流程,即把錫礦先進行還原焙燒,然后用NaOH溶液浸出,之后把溶液濃縮結晶制成錫酸鈉產品.試驗表明,焙燒溫度900℃,煤粉和錫礦的質量比為1.02.5,焙燒時間1.5h,焙砂浸出時堿液的濃度為NaOH5mol/L和NaNO30.376mol/L,液固比為51(質量比),浸出溫度95~100℃,浸出時間4h,是較好的條件,錫浸出率達到了93~94.浸出液經過濃縮結晶,產出的錫酸鈉質量高于Q/HGI58-84企業標準。全流程5次循環試驗表明,雜質在浸出液中的積累極為緩慢,浸出液仍可不經化學凈化直接進行濃縮結晶。